河云居 > 历史军事 > 风起明末 > 第一百七十七章:糜烂

第一百七十七章:糜烂(2 / 3)

停留了一下,而后又转移到谭应凤的身上。

“这……”

谭应凤的面色微凝,有些支支吾吾。

“我说的是实际上有多少人,而不是文册上有多少人。”

吃空饷,喝兵血的情况在营兵之中很普遍,但其实在一线并没有太过于严重,毕竟打仗进剿要想不死,要想军功,可不能克扣太狠,起码手底下也要有些军兵和家丁。

但是这些内地卫所承平日久,多年不需要打仗,甚至连巡视的官员都没有几个,那些文册上的数字完全就是看个笑话。

“应该,应该……”

十月深秋,虽然地处盆地之中,但是汉中府的气温却并不高。

这样的天气,只有穿着棉衣才会感到些许的温暖。

谭应凤没有穿棉衣,穿的是普通的绢布衣服,但是额头之上竟然渗出了密密麻麻的细汗。

陈望看着支支吾吾的谭应凤,心中一瞬间便明白了是什么情况。

现在的谭应凤神情和表现,完全就像是在课堂被突然提问毫无准备的学生,而且那道题他还不会。

谭应凤恐怕根本就没有怎么去管理军务,哪里知道实有多少正军,恐怕连文册上有多少人都不清楚。

“应该是有差不多两三千人吧……”

谭应凤抬起袖子擦了擦额头上沁出来的细汗,用狐疑的语气的说道。

陈望暂停了提问,再看了一眼谭应凤,心中并没有火气。

其实有一个酒囊饭袋当汉中卫的指挥使,远比有一个精明能干的人当汉中卫的指挥使更好。

酒囊饭袋更加方便架空,不需要花费太多的功夫和手脚。

陈望点了点头,算是结束了关于人数的话题,转而问起另外的问题。

“如今卫中的事务划分是如何。”

从谭应凤的口中得不到什么太多的信息,不如直接问事务归属谁来负责,然后直接去询问和查访。

卫所的军户虽然没有民户人多,但是所需要处理的事务却并不比州县要少多少。

而汉中府动荡久时,需要处理的事务自然是更多。

一卫之中,事务繁多,有屯田、验军、营操、巡捕、备御、出哨、入卫、戍守、军器等等。

内地卫所久不堪战,营操戍守之类早已停了多时,军户都是农民。

因为流寇的缘故,营操戍守这些也算是捡了起来,但是也都流于表面。

营操的话练练枪阵,走走队列便就结束了,戍守这些安排,此前都是作为汉中游击的周遇懋安排,将他们调往何处,派往何处,原先都是周遇懋的权力。

陈望当初接任参将之时,属于周遇懋的权力其实就已经归属到了他的手中。

在走马上任之时,陈望自然是找周遇懋简单的了解一下如今汉中卫的情况,再经过一些侧写,对于如今的汉中卫其实心中已经是有了一个大概的轮廓。

见到陈望没有继续追问,而是换了一个问题,谭应凤不自觉的也舒了一口气

谁负责什么事务,他还是比较清楚,毕竟很多都是他安排下去的。

谭应凤陪着笑,指着坐在对面不远处的一名身形瘦削,黄面横眉,蓄着长髯的中年男子介绍道。

“营操、巡捕一般都是由李士齐李同知安排处理。”

那中年男子看到谭应凤的介绍,当下起身再度行了一礼。

得到了陈望点头之后,才又小心翼翼的坐了下来。

“备御、出哨、入卫,基本是由杨明才杨佥事负责。”

同样坐在对面的一名身高稍矮一些,身穿着赤色箭衣的青年武官,站了起来行礼,陈望同样点头回应。

“至于验军、屯田、军器一应卫中的内务,这些大部分都是王元康王佥事在安排,刚刚下官已经吩咐他去取文册了。”

说曹操,曹操到。

谭应凤话音未落,堂外便已经响起了一阵颇为急促的脚步,穿着一身绯色武官常服王元康已经是迈步走了进来。

谭应凤一瞬间站起了身来,不过刚刚起身又不自觉的停了下来,他偷眼看了一眼坐在旁侧的陈望,

他这样的举动有些失礼,他害怕因此引起陈望的不快,不过陈望看起来仍旧是气定神闲,对于他的动作没有太过于在意。

“王佥事来的正是时候,屯田、军器、内务这些都是你在负责。”

谭应凤直接快步走上前,仿佛像是看到了救星,直接接过了王元康手中的文书,而后拉着王元康直接到自己原先坐的位置。

陈望反应不大,但是王元康却被潭应凤吓了一跳,实在是潭应凤的眼神太过于不对劲,而且一来便拉着他的手。

他虽然是知道潭应凤取向正常,膝下都有三四个孩子,绝对没有龙阳之好,但是仍然感觉有些肉麻。

“陈大人想要知晓如今军中有

最新小说: 大秦九皇子:冷艳女将军总想和离 屯兵百万,女帝带娃找上门 春天的抵抗 万历新明 开局老婆送上门,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 坑王小传 风起大兴 大韩之忠心靠山王 我能看见文物的故事 再世潘金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