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云居 > 历史军事 >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> 第五百一十八章 回京

第五百一十八章 回京(2 / 3)

“小林?”李谕问道,“同学,你叫什么?”

“我叫林语堂。”学生回答。

原来是你。

李谕说:“感谢林同学在维持学业的同时,抽身做这些利国利民的事情。”

林语堂今年刚刚17岁,继续说:“我学洋文的时候吃了很多苦头,要是能够有本合格的字典,不知道省多少事。其实我早就想坐,不过一直没有机会。”

李谕笑道:“我会把这件事当做社会活动,给圣约翰大学校长写信赞誉,为伱提供应得的学分。”

林语堂高兴道:“要是还能帮助出国留学就更好了。”

平海澜也乐了:“你心里的小算盘还不少。”

李谕说:“想编明白字典不是容易事,尤其涉及一些专业的科学词汇时,难度会陡升。遇到这种问题,你可以直接给我写信,同时请教学校的外籍教师。”

林语堂对自己的语言天赋非常自负:“洋人的文字就是这么几个字母组合而已,能有什么难的。”

李谕说:“难的不是语言本身。”

林语堂一点就透:“我知道,您肯定是想说字母乱组的词汇代表的科学意义我无法解释。”

李谕说:“是这个意思。”

林语堂说:“校长放心,我不傻,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,不会憋在肚子里。”

李谕说:“如此我便放心了。”

又过了两天,李谕便准备动身返回京城。

一同坐火车的还有蔡元培、汪兆铭、宋教仁、鲁迅等人。

蔡元培他们有任务在身,要去迎接袁世凯南下。

李谕作为穿越者,知道这个目的不可能达到,但此后蔡元培又作为教育部长留在了北京。

蔡元培说:“得悉疏才办了大学,未能前去庆贺,实在对不住,这段时间确实脱不开身。”

李谕说:“蔡部长言重了,如今风云际会,我也不敢打扰您。迎接袁大总统,可不是个容易差事。”

蔡元培扶了扶眼镜:“此行人尽皆知不能达成目的,很多人劝我不去,但我不去,总须有人去,畏难推诿,殊不成话。”

汪兆铭轻松道:“蔡部长放心,袁大总统不会为难我们。”

汪兆铭已经和袁家公子结成兄弟,自恃有这一层关系在,袁世凯至少也会好好招待他们。

宋教仁则默不作声,看着窗外若有所思。

大家坐的是高等车厢,有床铺。

到了休息时间,鲁迅拿着一本上车前买的《红楼梦进了一间舱房,正巧看到蔡元培的弟弟蔡谷清也在这个包厢,于是笑道:“谷清是被乌龟背过了的,我不愿和他同房。”

李谕就在隔壁,疑惑道:“乌龟背过是什么意思?”

鲁迅说:“从前在北京时,谷清曾去八大胡同吃花酒、打茶围,遇到了骤雨,院中积水无法出门,他是由妓院的龟公背负涉水而出。”

李谕说:“原来如此。那我们一个包厢得了。”

蔡谷清挠了挠头皮:“这事我只在酒后说了一次,怎么你们都知道了。”

鲁迅拿起自己的行李箱,戴上帽子:“我知道的已经是添油加醋之前的版本了。”

到京城后,鲁迅等人住进了绍兴会馆,李谕则回了家。

话说有了孩子才知道,出门在外是真的想啊。

李谕抱着闲儿,对赵谦说:“这几天关好门窗,外面要是听见打枪,就当放鞭炮。”

吕碧城听了疑惑道:“革命不是已经结束了?”

李谕说:“早着呐。”

果不其然,袁世凯嘴上给各国公使都说自己要南下,背地里却指使北洋军搞了一出自导自演的“兵变”,甚至把专使蔡元培等人的饭店都抢了。

然后北洋嫡系大将段祺瑞、冯国璋联名给南京发电报:“大总统受任暂难离京一步,统一政府必须旦夕组定。”

说白了就是不走,否则控制不住京城的局面。

袁世凯在玩弄政治手腕上,确实比南京的人高出一大截。

李谕看着却很无聊。

玩弄权术就可以让国家富强了?

慈禧也是政治手腕高,但政治智慧缺乏。

现在看起来袁世凯也要在抵达人生巅峰后,开始极速走下坡路。

但南京方面最终还是做出了让步,同意袁世凯在北京就职。

袁世凯接着邀请了数百人参加自己的就职典礼,李谕同样收到了请柬。

就职当天,北洋的军队在前清外务部公署外面整齐列队,同时起到警界作用。

李谕到了屋中,看到了负责安保的张勋,与一众北洋军将领不同,他还留着大清的辫子。

张勋对李谕笑道:“恭喜了,将来李先生也会继续是帝师。”

张勋自然知道李谕还兼着袁家兄弟的教

最新小说: 屯兵百万,女帝带娃找上门 坑王小传 再世潘金莲 万历新明 我能看见文物的故事 大韩之忠心靠山王 大秦九皇子:冷艳女将军总想和离 开局老婆送上门,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 春天的抵抗 风起大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