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云居 > 玄幻魔法 > 盛唐挽歌 > 第223章 run away

第223章 run away(2 / 4)

前来,也不叫他过平康坊商议,而是派女婿来传话……这里头一定大有古怪!

“右相怎么说呢,究竟是为了什么事?你还是要把右相的意思告诉本官才行啊。”

郑叔清沉声问道。

几十年的官场生涯历练,让他察觉到目前朝廷里的气氛很是微妙。

“圣人,要让他当年还是渤海郡王时候的画像进凌烟阁,将来还要将一些开元时期功臣的画像,都送进凌烟阁。

这件事,右相希望郑御史不要出手阻止。圣人的雷霆之怒,那不是闹着玩的。”

郑平很是恭敬的说道,反正他也是个传话的。

“啥?”

郑叔清一愣,以为自己听错了。

郑平只好又把凌烟阁的事情复述了一遍。

在听完郑平的解释后,郑叔清沉默了。

李林甫是宗室出身,他对于凌烟阁的意义,理解还不是那么深刻。

这纯粹是因为身份的问题,让李林甫无法感同身受。

但是出自五姓七家的郑叔清,对于“凌烟阁”意味着什么,是有他自己独到理解的。郑叔清的理解,其实也是唐代一些大世家的理解。

隋唐的政治格局,起源于北魏孝文帝南下定都洛阳,从而在北方形成了汉人世家与鲜卑世家共治的局面。这个局面维持了大概二十年,六镇之乱到南北朝后三国时期再到大隋的建立,又形成了鲜卑勋贵与关陇世家合流,打压关东世家豪族的新局面。

一直到太宗玄武门之变以后,大唐的统治阶层就开始了从“压制世家”到“融合世家”再到“世家联合”的过程。

五姓七家,更多的是作为经济上的肥羊,参与政务的松散联盟,以及军事上的侏儒存在。而自南北朝末年兴起的关陇势力,则是以府兵立足,军事上保持威慑,政治上与这些世家大族联姻合作,既打压又联合的复杂博弈状态。

互相防备,互相竞争又紧密结合。

凌烟阁,本质上则是太宗皇帝树立的一个“政治贞洁牌坊”。高宗时期多次修改里面的功臣画像,好几次都想借机加自己人进去,可是最后都忍住了,只是修改了旧人画像。

那么唐高宗乃至后面的武则天为什么要改凌烟阁功臣的画像呢?

因为凌烟阁旧臣,有些人谋反了,有些人的功勋事后看被低估了,有些人则是政治立场变了。所以画像有的要美化,有的要丑化,这些都得与时俱进!

太宗和凌烟阁功臣,就是贞观时期的国家统治阶级核心!这些人,和他们的后代,在政治光谱中的优先级,是最靠前的!世家的人,包括五姓七家出身的,都要靠后!

而现在,李隆基提出要让自己进凌烟阁,并不是皇帝自贬身份与臣子同列,而是为了“彰显”他登基时的政治正确!

也就是改变了武周时期政治中心东移,关陇势力的政治利益被消耗甚至被出卖的势头,重新“拨乱反正”,回到贞观时期的政治格局!

毕竟,武周末年的时候,大唐统治秩序确实比较乱,而李隆基上位,某种程度上说,是恢复了贞观时期的统治阶级秩序!经过了开元几十年的发展,到了天宝年间,基哥觉得现在是强化统治秩序的时候了。

自己这么多年的作为,需要一个明确的说法,相当于“盖棺定论”。

用方重勇前世流行的话说,就叫“修补及强化国家上层建筑”!

郑叔清可以预料,这只是一个开始,远远没有到结束的时候。

李隆基想要做的事情,是形成一个以他自己为核心,开元时期“新凌烟阁”功臣为外围的一个统治集团,以确立自己的绝对统治地位。

这样,就没有任何一个皇子可以取代李隆基,哪怕政变成功,也会被人赶下台去!

李林甫觉得这种事情无所谓,反正他是李唐宗室旁支。

可是郑叔清不同,他的选择必须非常慎重,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。

如果郑叔清赞同这件事,那么至少要保证“新凌烟阁”里面有一位郑氏的人,甚至就是他自己!这样的话,他就脱离了五姓七家的圈子,进入了皇权统治的核心。

这样也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。

否则这件事在政治上就是纯亏损,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,还不如辞官归隐山林。

身份决定立场,无论郑叔清再怎么昧着良心要跪舔基哥,在这件事上也没有妥协后退的余地。

郑叔清不能进皇帝功臣的圈子,那就只能继续待在五姓七家的世家圈子里,混在文官集团的士大夫圈子里。哪怕无所作为,也不能随意冒头,背叛本身所在的政治集团。

或许是体谅到他的难处,李林甫没有直接让郑叔清去平康坊的宅院里面商议这件事,而是让女婿传信知会一声。

“你回去告诉右相,就说本官知道了。”

郑叔清微微点头说道,他并未表态,回答很是模糊

最新小说: 渣夫骂我不孕?我再嫁豪门一胎三宝 世末仙 校医清闲?你可听过脆皮大学生! 从星穹铁道星神开始的吃吃吃! 爆红从报警开始 这个主神空间怎么是缝合怪啊! 测评兼职后我成了恐怖板块大网红 危险关系:禁欲上司夜痴缠 种药小仙的现代摆烂日常 综影视之我为女配平遗憾